社区发展|十年深耕·共筑未来 上海社区基金会发展交流分享会圆满举办
时间:2025-09-01 关键词:公益基金 浏览量:37

2025年上海慈善周启幕

上海社区基金会发展交流分享会圆满举办


十年深耕·共筑未来


8月31日上午,2025 年上海慈善周隆重启幕,活动现场不仅同步举办 “十年深耕・共筑未来” 上海社区基金会发展交流分享会,社区公益慈善市集亦同步开展。

上海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赵宇、上海市民政局基金会管理处处长刘荣华、原上海市民政局基金会管理处处长马国平、普陀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鲁瑶、长宁区民政局副局长侯建明、徐家汇街道武装部部长陈奎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徐家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有财、上海仁德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方峻、上海壹棵松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陆方舜等共同出席。


本次分享会聚焦上海社区基金会十年发展历程与未来图景,汇聚政府部门代表、学界专家、基金会从业者等多方力量,共同探索社区慈善与基金会发展的创新方向,为基层慈善实践与社会治理融合注入新思考。


多元视角,回眸十年发展实践路

“十年深耕・共筑未来”上海社区基金会发展交流分享会开场,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现场发布《上海市社区基金会发展历程暨社区慈善典型案例》报告。他系统梳理了上海社区基金会从“萌芽探索”到“深耕成熟”的完整发展脉络,生动展现了社区慈善在“精准服务居民需求、激活社区内生活力”中的实践成效,为全国社区基金会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

随后,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任艳萍以“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深耕社区的坚守与创新”为题作分享。她从基层实操视角切入,讲述了洋泾社区基金会“扎根社区、贴近居民”的实践故事:从“居民需求调研”到“公益项目定制”,从“单一服务供给”到“探索‘公益+社区治理’融合模式”,其分享为同类社区基金会的基层运作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范本。

多方对话,共绘未来发展新图景

圆桌研讨,以在地智慧回应社区需求。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唐有财主持,原上海市民政局基金会管理处处长马国平、普陀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鲁瑶、徐家汇街道武装部部长陈奎友、上海新虹社区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伟芳、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基金会执行秘书长钮明洁、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社区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孟海勤共同参与。

嘉宾们围绕“政策引导如何精准落地”“区域实践如何形成特色”“在地创新如何贴合需求”等维度深入交流。多方思想碰撞,为社区基金会未来发展提供了“政策+实践+创新”的立体思路。


赋能计划,注入发展新动能

上海壹棵松公益基金会助理秘书长缑剑锋发布2025年社区基金会赋能计划。该计划从资源支持、能力建设、网络搭建等五个具体维度,为上海社区基金会提供针对性支持,助力社区基金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成长。

十年深耕,锚定公益发展新起点

上海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赵宇为本次分享会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上海社区基金会十年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明确指出“社区基金会是链接社区慈善资源、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力量”,并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期许:“希望各机构持续深耕社区场景、创新服务模式,在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推动上海社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次“十年深耕・共筑未来”分享会,既是对上海社区基金会十年发展的回眸总结,更是行业蓄力再出发的全新起点。通过多元视角的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活动有效凝聚行业发展共识,并使之化作“看得见的成长”:让社区基金会更专业、更有活力,真正成为上海公益生态中“扎根社区、服务社区”的温暖底色。


此外,慈善周现场还设置了上海社区公益慈善义卖区,6家示范社区基金会结合自身公益实践,通过“手作义卖”“公益周边售卖”等形式,让市民直观感受社区慈善的温度,进一步扩大社区公益影响力。


分享到:
返回列表页
导航 公益 公开 电话